鋼琴調音師 細談鋼琴品牌 – 概述中國鋼琴製造業 (as of 2013)
Video: http://youtu.be/0kWhFMLgRj4
很多東西都是 Make in China, 但為何香港人對 Make in China 的鋼琴如此抗拒?
是因為以下的原因嗎?
1. 規模?
2. 管理制度?
3. 科技水平?
4. 工藝 & 技術?
PS: 在 Video 所發表的只屬個人意見
中國現代鋼琴製造產業概論
自二十世紀末以來,中國鋼琴製造業迅速崛起,從最初以代工與低價取勝的角色,逐步發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鋼琴生產基地。隨著國內音樂教育的普及與中產階級的壯大,中國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鋼琴消費市場之一,同時亦是世界鋼琴製造與出口的重鎮。
全球地位與規模
-
產量領先:中國目前生產全球逾七成的鋼琴,年產量以數十萬計。
-
出口導向:產品銷往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佔據國際市場重要份額。
-
內需強勁:鋼琴學習被視為教育與社會地位的象徵,推動國內需求持續增長。
主要製造企業
-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
-
全球最大鋼琴製造商。
-
擁有 Ritmüller、Kayserburg 等品牌。
-
結合歐洲工藝與大規模生產技術。
-
-
寧波海倫鋼琴
-
以精密製造與可靠品質著稱。
-
產品涵蓋立式、三角及智慧鋼琴。
-
與歐美設計師合作,提升國際形象。
-
-
雅馬哈、河合(日本品牌在華工廠)
-
在中國設廠以滿足全球需求。
-
中國製產品定位於較親民的價位。
-
-
南京舒曼鋼琴
-
專注於立式與三角鋼琴,並通過多項國際品質認證。
-
在教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產業特徵
-
大規模生產與工藝並重:既有入門級產品,也有高端手工系列。
-
科技融合:智慧鋼琴、混合鋼琴及應用程式連動逐漸普及。
-
教育驅動:龐大的鋼琴教育市場持續推動需求。
發展趨勢與前景
-
數位化擴展:隨著都市居住空間縮小,數位與混合鋼琴需求上升。
-
國際合作:與歐美設計師及品牌合作,提升品牌價值。
-
永續發展:逐步重視環保材料與綠色製程。
新冠疫情自 2020 初爆發以來,對全球製造業造成深遠影響。作為世界鋼琴生產重鎮的中國,其鋼琴產業亦在疫情期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疫情不僅衝擊了生產與供應鏈,更改變了市場需求結構,並在後疫情時期推動產業加速數位化與品質升級。
疫情期間(2020–2022)
-
工廠停工:受嚴格封控措施影響,多數鋼琴製造廠被迫暫停生產,勞動力短缺與物流受阻導致產量大幅下降。
-
供應鏈受阻:歐洲進口木材、琴弦與氈料等原材料供應不穩,國際航運延誤與運費上漲進一步加劇困境。
-
內需下降:學校與音樂培訓機構停課,家庭延後購買計畫,國內銷售一度低迷。
-
出口受限:歐美市場同樣受疫情衝擊,需求減弱,庫存積壓。
後疫情時期(2022年至今)
-
內需回升:隨著防疫措施放寬,中產階級消費逐步恢復,鋼琴教育需求再度增長。
-
產能重組:部分國際品牌(如雅馬哈)調整全球產能配置,更加倚重中國與日本的生產基地。
-
市場趨緩:雖然需求回升,但中國鋼琴市場增速已不如2000年代,少子化與成本上升成為挑戰。
-
數位與混合鋼琴興起:居家學習與公寓生活推動數位鋼琴與智慧鋼琴需求快速增長。
-
出口恢復:隨國際物流逐步正常化,中國鋼琴出口再度活躍,但面臨日歐品牌的激烈競爭。
長遠影響
-
產業整合:中小型製造商在疫情中難以為繼,龍頭企業如珠江、海倫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
品質提升:為突破「低價代工」形象,中國品牌更加重視工藝與品牌建設。
-
需求不確定性:雖然中國仍為全球最大鋼琴市場,但增長動能趨緩,企業正積極拓展數位產品與海外市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