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才?

【一萬小時的練習】反覆做到厭煩,累積無法撼動的成果 莫扎特(Wolfgang Mozart)3歲就會彈琴、4歲開始表演小提琴,5歲就能譜曲,因為他是音樂神童。」「威廉絲姐妹(Venus & Serena Williams)有絕佳的身材、體力和反射神經,是天生的網球選手啊!」在聊天嗑牙的話題中,我們常以「神童」「天才資優」來論斷某個人的卓越表現,那些不可思議的奇蹟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自己沒有天分、就是比較差」變成絕佳的掩飾藉口,還沒努力過,就在潛意識裡將自己的能力劃地自限。 我們長時間被個人主義的光環、奇蹟發生的浪漫給蒙蔽,疏忽了許多成功者默默付出常人無法想像的嚴格磨練。抽絲剝繭莫扎特的童年故事,其實,他在6歲以前就累積了3500小時的練習時間。音樂神童?把出色表現簡化為基因決定論,可能只是你偷懶的藉口。

琴要怎樣教, 聽大師說分明

到底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成為一位好的鋼琴老師?不管是對於學生還是老師來說,答案都相當令人好奇。或許許多人會認為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但身為演奏家、教育家,同時還是20世紀最偉大鋼琴家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入室弟子的堅尼斯(Byron Janis)在累積了近一甲子的教學經驗後所提出的意見,還是非常值得參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