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三百年 ── 偉大的鋼琴

鋼琴從1709年在意大利問世算起經歷了三個時代的變遷,即古鋼琴,維多利亞和現代鋼琴。它們各自經過了百年歷史的演變期。幾百年來它被不斷地整容。於是展示在我們眼前的鋼琴時而平躺,時而又豎立起來,時而長方形,時而又變成翼形。它還曾和寫字檯,床,甚至縫紉機組合到了一起。在起初折騰了100多年後,它才算基本定了型。鋼琴真是一個不肯過氣的明星。不論是華貴、莊嚴的巴洛克風格;還是雄偉、奇拔的古典主義;不論是奔放,突顯個性的浪漫之聲;還是摒棄傳統,追求光與色彩印象派潮流,鋼琴全部勝任。
如果沒有它,哪會有室內樂?更不會有莫扎特、海頓、貝多芬、舒伯特、舒曼、門德爾松和勃拉姆斯等等音樂大師的精彩華章。沒有鋼琴,現代音樂將怎樣開創?流行歌曲怎樣流行?三百年來,它一直是個不肯最後定型的明星。在造就它自身的同時也成就了人類。無須質疑,鋼琴的誕生是人類音樂歷史的重要里程碑。鋼琴的英文名為 piano,出自意大利語。在1709年間有位名叫巴爾托洛奧.克裡斯托福裡的意大利佛洛倫薩美奇第家族的樂器製作師,他為了尋找比羽管撥弦古鋼琴更能表現情感的樂器,即能隨意發出強、弱音的鍵盤樂器而創造了鋼琴。當時鋼琴有一個冗常的名字,在流傳了一個世紀以後才擁有了今天的稱謂 piano。
克裡斯托福裡最先採用了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是根據擒縱機原理使琴聲更突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實,並能通過手指觸鍵直接控制聲音。之後克在原機械上又安裝了復震槓桿系統,使擊弦速度快了10倍。致使鍵盤可以快速連奏,音域也增加到四個八度,由此現代鋼琴的雛形就此誕生。
在克裡斯特福裡的第一架鋼琴問世後的一個世紀裡,撥弦古鋼琴仍然占演奏主導地位。但這種主導地位漸漸由鍵盤樂器所替代,亦是現代鋼琴的象徵。
令人十分遺憾的是,這個曾為世界音樂的輝煌燦爛提供了寬廣舞台的藝術中心意大利,卻對鋼琴這個最具表現力的鍵盤樂器的啼聲充耳不聞,至終冷漠。至此克裡斯托福裡既是世界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意大利鋼琴發明製造家。鋼琴在異國卻大放異彩。
1730年德國樂器製造家特弗裡德.西爾伯曼成功的借鑒克裡斯托福裡的鍵盤機械裝置,製造出第一架鋼琴。6年後老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仔細研究了兩次西爾伯曼的鋼琴後給了他當頭一棒。結論是觸槌太重,高音區太響。忠言順耳,西爾伯曼採納了巴赫的建議。1747年他和他的十二位名徒創造出了兩架不同風格的維也納式和英國式擊弦機鋼琴。這兩大流派,分別對當時的音樂家產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影響。當時對鋼琴改革的主要貢獻在於對制音器的運用。為鋼琴安裝的手動音拴可以使全部的制音器離弦。這使鋼琴的音色豐富並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這種性能在今天的鋼琴中是用腳來迅速而敏捷的控制著。很難想像當時是用手來操作的。經過不斷地改進,鋼琴在音量控制上的優越性漸漸突顯。
1760年後,鋼琴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音樂家投入到了鋼琴作曲的行列,所有人為它的獨特魅力所折服。鋼琴開始逐步走出了私家沙龍進入了大眾的生活。1763年維也納開始了公開的鋼琴演奏會。
當時對鋼琴的發展最有影響的音樂家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宮中著名樂師卡爾.菲利普.埃瑪努埃爾.巴赫。他不僅是巴洛克至古典主義,也是從羽管鍵琴到鋼琴過渡階段最重要的德國作曲家,還是受人尊敬的演奏家。18世紀詮釋鍵盤音樂的最高權威就是這位大師。由他親眼目睹了鋼琴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新生物演變成了偉大的鍵盤樂器。這裡有他的功勞,他本人也為能出生在這一變革時期而慶幸。
西爾伯曼的名字毫無質疑的與鋼琴聯繫在一起。腓特烈大帝當時至少收藏了15架西爾伯曼的鋼琴。老巴赫最後也認可了西爾伯曼的鋼琴,這令西爾伯曼名聲大噪。這也令當時多數的羽管鍵琴製造商放棄了傳統製造。在那50年後,鋼琴時代不可逆轉的到來了。
1821年法國人埃拉爾改進了三角鋼琴的復震奏機械裝置。1825年鋼琴開始採用鑄鐵架。1839年用毛氈代替皮革包制小音槌,中葉出現了琴弦交叉排列的鋼琴。起先鋼琴發展出三個外形款式即翼形臥式,桌形臥式和豎金字塔式。到十九世紀翼形演變成今天的三角式豎式又演變成今天的立式鋼琴,而桌形在美國風靡了一個世紀。直至1880年方形鋼琴才氣數至盡,原因是無論是從音色還是到機械製造,和彈奏手感都難與歐洲的名牌抗衡。
在鋼琴的誕生期被雕塑家和畫家在它的外身上還創造了大量的半身半人的女像、牧羊人、小精靈、蟒蛇、海豚等等;在琴蓋的樂譜架上鑲嵌了黃金;以及象牙琴蓋的裡外都飾有精美的圖畫和傳說。那外殼的選材木料是高雅的黑黃檀木和胡桃木加上精美絕倫的雕刻,鍵上覆蓋的是出汗水也不打滑的象牙健皮,鋼琴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華麗程度。
你在那時還可以見到綽號為「長頸鹿」式的手提式鋼琴。那是為了方便在四輪馬車上演奏,以及在威尼斯水道上遊船上專用的小鋼琴。更為傳奇的是1825年一位叫馬塞爾的設計出一台能演奏鋼琴的機器人,起名為「圓筒和弦器」。它通過曲柄操縱,小盒子裡的多個手指不停地敲擊琴鍵。此裝置引發了家庭音樂製作的革命。至1863年第一台不教自會,全氣體力學鋼琴演奏器問世了,並取得了專利。這類樂器的曲柄裝置很容易令人想到廚房的絞肉機。鋼琴機械師嘗試著給琴裝上機械手來敲擊琴鍵。製造商利用風箱功能和錄製好的卷紙筒來指揮機械手敲擊鍵盤。有了這樣的裝置還用手嗎?不久雙踏板的腳泵替代了曲柄,至此雙手可用來自由控制速度和音量,雙腳像踏縫紉機那樣使任何人輕而易舉的獲得精彩的演出。
1904年一名叫韋爾特的德國人又發明了利用鋼琴紙卷的編孔,清晰的錄下任何鋼琴演奏家的演奏。為此這種自動鋼琴被稱為「庇阿諾拉」,成了當時不教自會的時尚鋼琴。這是音樂史上的轉折點,這使得音樂會上出現了隱形人,在獨奏會上以驚人的速度自動起伏琴鍵。
觀眾看不見演奏者,那就像是李斯特的鬼魂在那裡演奏。這種「庇阿諾拉」面世不久,便湧現了一些著名藝術家如德彪西‧施特勞斯、帕德雷夫斯基、聖一桑、魯賓斯坦、鮑爾木隆等等。韋爾特的「庇阿諾拉」曾經被裝置在115種不同品牌的鋼琴中,但是幾乎也在同一時間起風靡一時的自動鋼琴開始走下坡路了。原因是雖勝過了留聲機,但卻輸給了收音機。整個20世紀前50 年收音機的高保真度超過了所有錄音製品。
19世紀鋼琴製造由18世紀的一門手藝而發展成一項產業。標準音拍振動數從莫扎特時代的412赫茲提高到435赫茲。鋼琴的框架,弦槌和琴弦也比以前更加堅固。而後,鋼琴的黃金時代來臨了。
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鋼琴的製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大規模的裝配方式生產的立式琴只有手工生產臥式的一半價格,而被廣大的市場所接受。並在留聲機,收音機出現之前就進入了全盛期,成為家庭的主要娛樂工具。19世紀中葉鋼琴演奏會發展成為上流社會最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紳士、名媛濟濟一堂,演奏大廳變成了社交場所。
德國人在制琴方面的成就無與倫比。創造於1836年的斯坦威,是這世上獨一無二可與鋼琴品牌同義的公司。其對鋼琴的突出貢獻是製造出鐵框架鋼弦斜向交叉和原氈音槌。斯坦威開創了鋼管製作的新時代,革新了鋼管的造型和音響。1865-1885的二十年間斯坦威的革新達四十多項。全世界都享用斯坦威的成果。戰後,在美國生產的斯坦威與在歐洲生產的略有風格差異,前者更飽滿,輝煌,兼而有點生硬。而近代的斯坦威更多的保留了戰前那渾厚明亮的音調,其特性更接近於貝克斯坦。
貝克斯坦創造於1853年,是德國公司在世界鋼琴界無可爭辯的霸主。技術創新,商業敏感,無人趕超。是許多著名藝術家,作家不可缺失的良友。也是歐洲大多數王室的主要供應者,品牌魅力不可抵擋。筆者有幸在2006年收藏到一架1926年出產的六英尺的三角貝克斯坦,視為寶貝。
布呂特納創造於1853年的萊比錫。他們在三角琴上又多裝了一條協振弦,為鋼琴音調的發展做出貢獻。這條協振弦不必彈奏就可增強右邊琴弦的音質和音量。這獨到的想像力與其它的競爭對手相比,令鋼琴的音調更飽滿更激越。瑞查立普更有獨匠的設計,他加大了弦列的交叉角度,創造出空前的聲功率。值得惋惜的是立普在30多年前已關閉了,世人已買不到嶄新激越的立普了。
伯森交弗創造於1828年的奧地利維也納。它是李斯特所極力推薦的另一天下名琴,超大的音樂會用琴,也是收藏家的精品。
布曼德伍德是倫敦現存最早的鋼琴生產商。此公司發明了鋼琴的延音踏板,此創舉使鋼琴的音色音量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改進,並被全世界廣泛採用。
日本雅馬哈於1818年出現在歐洲市場上,但當時很難進入歐美市場。半個世紀後,雅馬哈的音樂會大鋼琴問世。隨著它的質量穩步提高,名聲也日漸顯赫起來,現在成為世界定級鋼琴製造商之一。有了如此頂級的歐洲鋼琴,18世紀時貴族階層開始玩起了新花樣。他們贊助發起「鋼琴決鬥」,讓頂尖的鋼琴演奏家在演奏中決一雌雄。這種「音樂決鬥」其實淵源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神話中阿波羅神與潘神之戰。
1708年初出茅廬的亨德爾與斯卡拉蒂在羅馬大主教奧托博尼的主持下決一雌雄。亨德爾當時21歲,還只是個管絃樂團的小提琴手。
1781年在奧地利國王約瑟夫二世的倡議下,莫扎特和克萊門蒂應邀赴戰分別進行即興演奏,各自的作品,和帕伊西埃洛的奏鳴曲,結果勝負未分。另一場難分高低的對峙發生在李斯特與塔爾貝格之間。1837年3月31日這兩位冤家終於在為當時的意大利難民的義演中碰頭了。激烈交鋒後仍無分曉,女王貝爾吉歐索做出這樣的裁決:塔爾貝格證明自己是歐洲最傑出的鋼琴家,而李斯特是無與倫比的。
在18世紀中期湧現出大量的鋼琴神童奇跡。赫聖桑3歲開始演奏,10歲開始開獨奏會;門德爾松8歲隨心所欲的演奏貝多芬的32首奏鳴曲。1763年,年僅七歲的莫扎特隨父親用四輪馬車巡遊歐洲演出。在眾多非凡神童的名單裡當然還有肖邦、李斯特、安東、魯賓斯坦、卡爾托西格、費魯喬、布索尼、約瑟夫、霍夫曼、阿圖爾、魯賓斯坦,克勞迪奧和令人稱奇的俄羅斯鋼琴神童葉夫根尼.基辛。又有希臘的迪米特裡,斯古羅斯和年僅5歲就在歐洲各地演出的西班牙神童安德羅阿孔查。英國的麥克爾羅爾12歲就在倫敦皇家音樂大廳公演。
但令人遺憾的是更多這樣的小藝術家最終沒能長成為偉大的音樂家。他們往往淪為父母金錢慾望下的不幸犧牲品,飽受精神甚至是身體上的折磨。
19世紀90年代,隨著電影的出現,鋼琴開始扮演全新的重要角色,為無聲電影配上鋼琴曲。這純粹是為了掩蓋放映機的嘈雜聲音,也為一些即興鋼琴演奏家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新舞台。演奏家要從電影開始一直彈到電影放映結束。鋼琴在電影中的成功使公眾場所開始廣泛地接受鋼琴。像商店,學校,甚至工廠,鋼琴開始充分發揮充當背景音樂這一特有功能。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1721年完成了被世人稱為「鋼琴音樂的舊約全書」–平均律鋼琴曲集。這部堪稱鴻篇巨製的劃時代作品充分展現了巴赫令人讚歎和折服的才華。而貝多芬的32首奏鳴曲則被世人稱為「鋼琴音樂的新約全書」。
貝多芬在四,五歲時鄰居常常看到他那個酗酒成性還缺乏音樂天賦的父親強迫他三更半夜苦練鋼琴和小提琴,並還常常打他。人們那時還看到貝多芬趴在琴上低聲抽泣。所幸,貝多芬憑著與生俱來的智慧和超常的毅力,他要扼住這命運的咽喉。32首經典鋼琴奏鳴曲充分體現出他對鋼琴的卓著貢獻。
有人這樣評論他的奏鳴曲,引導音樂衝破了古典寧靜、沉穩、典雅的格式藩籬,進入了令人激奮的浪漫主義世界,極為震顫人心。他的鋼琴演奏能有效的將聽眾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意氣風發的情感世界。他的無可比擬的即興演奏不僅能將聽眾感動得熱淚盈眶,還能將他們激動地抽泣顫抖。1827年貝多芬在維也納病逝。任何一個皇帝的葬禮都沒有這樣隆重–3萬人跟隨著他的靈車一直走到墓地。
鋼琴詩人肖邦1810年出生於波蘭,8歲開始公演,一生心繫波蘭。他的作品中每一首波蘭年曲和馬祖卡舞曲都是他的望鄉之歌。他那雙靈活的手駕馭音色的能力無人能及。使他隨心所欲的演繹各種變化,魔法般的超越了鋼琴的機械特性。他那美妙幽默,連續延展的旋律只有最偉大的歌劇演唱家才能比得上。
鋼琴角鬥士李斯特–1811年出生於匈牙利,9歲開始舉辦演奏會。年輕時的李斯特猶如現代舞台上的天王巨星,擁有大批為他神魂顛倒的追星族。他一出場就能讓台下的貴婦們昏倒。之前幾乎所有的鋼琴演奏家都雙手緊貼鍵盤彈奏的,但李斯特一反常規把手臂高高舉起然後重重落下,頭髮往後一甩,鋼琴隨即發出巨大的轟鳴。不論是創作還是演奏,他都頗像與鋼琴對決的角鬥士般激情四射。他還有把鋼琴彈碎的記錄,因此他的音樂會上經常備有三架鋼琴。這一切也歸功於他受到了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具有魔幻性的高超演奏的影響。他用鋼琴創造了各樣的音響效果,雷聲與閃電,悠長的鐘聲,潺潺的溪水,咆哮的激流,神聖莊嚴的吟唱,飛馳的駿馬等等。在所有鋼琴作曲家中,李斯特運用的形象最為豐實。他的女性粉絲簡直把他奉為神明。這位鋼琴史上的一代巨師,晚年曾在梵蒂岡住過,在羅馬天主教堂中得到過神父的聖職。
中國是在明萬曆年間即1573–1619年外國傳教士最先將管風琴帶入澳門。1601年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將兩隻羽管鍵琴帶入北京獻給了明神宗。隨後明神宗選派了四位樂師學習演奏羽管鍵琴,由當時澳門的聖保羅教堂的教士龐迪瓦任教。這是中國人的第一個鋼琴學習班。這也標誌著西洋的鋼琴藝術正式傳入了中國。19世紀中葉傳教士們進入沿海廈門等地帶來了管風琴。
20世紀初葉,更多的西洋文化大量進入中國。中國民間在還沒有經歷過古鋼琴,維多利亞時期的第二代鋼琴象大夢初醒似的,開門而見的是第三代即現代鋼琴。那時的廈門鼓浪嶼教堂,教會學校,教會醫院較多。習琴者眾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鼓浪嶼的小島上竟然有五百多架鋼琴,這既是中國的鋼琴之鄉的緣由吧。這個小寶島造就了許多鋼琴家音樂家。自二十年代起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吳天球,非屈,許斐平,至九十年代的陳佐湟,許興艾等等。
旅居墨爾本的鼓浪嶼華人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為鋼琴之錦上添花。他以畢生卓越收藏古董的知識和實力,收藏了大量展現各種鋼琴史上不同風格的鋼琴,風琴,管風琴,並全部捐獻給了鼓浪嶼鋼琴風、琴博物館。這兩個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一流的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鋼琴、風琴博物館。
筆者2006年回青島時,專程去廈門鼓浪嶼遊覽了早年歐洲傳教士帶著古鋼琴登陸的地方。並感受了一下早年鋼琴藝術在這片土地上落根開花,發揚光大的緣源。並參觀了由胡友義先生締造的鋼琴風、琴博物館。
20世紀初葉曾是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意大利鋼琴家梅帕契帶著李斯特的耀眼光環走進了中國大上海一德橋俱樂部。在這裡他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的首場鋼琴音樂會。一個意外把他留在了上海。他對中國的鋼琴史留下了重大烙印。他強調收支的獨創性和堅實的指尖訓練。教出了中國第一代名鋼琴家俞便民、張雋偉、朱工一、周廣仁、傅職等等。
中國第一個獨立制的音樂學院校長蕭友梅以高薪聘用了查哈羅未。查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鋼琴家的宗師。他教出了丁善德,吳樂懿和李翠貞。丁善德還曾在上海新亞大飯店裡舉辦了中國人的第一次鋼琴獨奏會。顧聖嬰在50年代裡創造了鋼琴演奏家的奇跡。她得過第六屆世界青年和平聯歡節一等獎。第十四屆瑞士國際鋼琴比賽二等獎(無一等獎)。還有60年代的第十六屆布魯塞爾伊麗莎白皇太后國際比賽獎。但在文革初她不堪受辱,憤世自盡,寫下了中國鋼琴史上最悲愴、淒涼的一頁。
60年代中國的鋼琴可謂進入了鼎盛時期,人才濟濟。五大恆星李翠貞、范繼森、李嘉祿、夏圍瓊和吳樂懿照耀著中國鋼琴的星空。但一場文革浩劫破啐了中國人的鋼琴夢。
80年代迎來了中國鋼琴夢的復甦。中國的上空出現了罕見的鋼琴狂熱。價格高額的增漲,絲毫沒有影響到購買者的狂熱。之後在世界的鋼琴舞台上湧現了一流的天才演奏家許忠、許悲天、朗朗和陳薩等。並在全世界鋼琴最高獎項肖邦大獎的領獎台上出現了中國人李雲迪奪冠的神話。
中國人這時才迎來了鋼琴夢的輝煌。21世紀的序曲已經鳴響。願我們華人演奏家充滿自信的跨進世界的每一個音樂大廳。
鋼琴在進入二十世紀後,它的潛力似乎完全被挖掘出來了。從巴赫到德彪西,從貝多芬到李斯特,從巴托克和普洛克菲耶夫,震撼人的強音,還誕生了可以創造音樂奇跡的各種電子鍵盤樂器。鋼琴好像有點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鋼琴的故事還遠未結束。它曾經引發過激烈的商業競爭,製造了音樂大師之間的決鬥,它曾讓世界都走火入魔般的愛它。它成就自身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曠世奇才,所有的音樂家都向它頂禮膜拜。沒有鋼琴的音樂史是不可想像的。鋼琴不單單是一件樂器的名字,而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激發著人類不同時代的想像力和無法泯滅的激情的力量。就是這種力量在世界的鋼琴舞台的前台上造就了無數的天才演奏家和神童;後台上造就了巧奪天工的鋼琴製作師和鋼琴調音技師。而也正是這種力量使筆者終生熱愛鋼琴。
筆者就從事鋼琴工作多年的一些見解奉獻給讀者。
當你準備挑選一架鋼琴時,先找有關專業人士詢問,談你自己的想法並傾聽他們的建議,或與賣方探討。當然請一位專業人士為您挑選才是上策。要注意的是你選買鋼琴的重點是琴的聲音和觸鍵感。本身琴的壽命就有百年多,大修一下機芯,又有百年的延續。鋼琴的音色在使用當中會變得越來越好。一台百年的鋼琴,你會聽到它能發出純美悅耳之聲。當然買一台用過二三十年的日本雅馬哈或卡瓦埃是你培養孩子的最佳選擇。來自中國產的新琴、合資琴與日本琴比較,中國製造的嶄新鋼琴還有一段長時間的路要走。鋼琴應放在通風、不潮濕和不暴曬的地方是至關重要的。避免做一個大琴罩完全把琴罩住,這樣會使琴內的潮氣不能排出,而導致損壞機芯與鍵盤失靈。
鋼琴調音是保養鋼琴與保護使用者的聽音感覺至關重要的一環。每台使用的鋼琴都會在幾個月至一年裡發生很多變化。加之冬夏季的變化,熱脹冷縮,溫差的變化,這一切致使琴音變低,變花,變濁。每一年定期保養調音會使你的鋼琴發出完美正確、悅耳的音調。使學習者的耳朵有正確的音準感,從而發掘孩子們的音樂才能。
如果您是一位專業彈家,筆者向您推薦翻新了的歐洲名牌古董三角琴。這些琴釋放出無比溫暖、明亮、醇美的聲音。它們的鍵感又像是新琴那樣靈敏。這是目前世上最好的鋼琴。你一旦擁有它,它就是你終生最佳選擇和伴侶。
編者按:曹全恩先生是澳洲墨爾本華人鋼琴調音技師,來自中國青島。自幼好琴,酷愛古典音樂。於80年代初創辦了青島私立業餘吉它學校,並曾師從北京星海鋼琴廠修理部鋼琴技師趙環安門下學習鋼琴調音與修理。1991年初進入新西蘭首都惠靈頓 Nelson Dorizac Piano公司工作,任鋼琴調音技師達八年之久。在此期間獲新西蘭認可的鋼琴調音師證書。鋼琴調音技師是曹全恩先生年青時的夢想。他自有一句座右銘:「為琴所狂」。由此看出他對鋼琴的摯愛。今天他願為讀者奉上他對鋼琴的一點點認識和理解,衷心希望大家喜歡它。

From: 大紀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