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鋼琴安裝弦線時, 在接近 Tuning Pin 附近一般都會經過 壓線位 或 穿線位
壓線
在鋼琴的結構中,琴弦的張力與角度必須被精準控制,才能確保音色清晰、音準穩定。這其中有兩個重要卻常被忽略的零件:壓弦條(Pressure Bar) 與 弦承(Bearing)。它們共同作用,決定了弦線的有效振動長度與能量傳遞效率。
壓弦條(Pressure Bar)
-
位置:安裝在靠近 Tuning Pins(調音釘)處的金屬條。
-
功能:
弦承(Bearing / V-Bar)
-
位置:常見於直立鋼琴,有時也出現在三角鋼琴中,通常鑄在鋼板上。
-
功能:
為什麼它們重要
-
音色品質:正確的壓力與弦承能讓鋼琴聲音清晰、共鳴飽滿。
-
調音穩定性:保持弦線固定,避免因滑動而導致音準不穩。
-
耐用性:若壓弦角度或弦承設計不良,可能導致「假音」、嗡鳴,甚至損傷音板。
穿線
在鋼琴的眾多零件中,弦枕(Agraffe)雖然體積小巧,卻是影響音準與音色的重要關鍵。它通常由黃銅製成,安裝在鋼琴的鋼板上,位於 Tuning Pins 附近。弦枕的設計與精度,直接決定了弦線的定位與發聲品質。
弦枕(Agraffe)的功能與特徵
-
定位弦線
-
弦枕上有小孔,琴弦穿過其中,確保弦線的位置在垂直與水平方向上都精準無誤。
-
-
定義有效弦長 (Speaking Length)
-
提供乾淨的終點
-
弦枕能牢固固定弦線,避免雜音、嗡鳴或「假音」的產生。
-
-
材質與形式
-
通常由黃銅製成,堅固耐用。
-
有單孔、雙孔或三孔設計,依照不同音區的弦數而定。
-
哪個更好?
-
弦枕(Agraffe):適合追求 精準與純淨音色,特別在低音與中音區表現優異。
-
壓弦條與弦承:適合 高音區與量產設計,聲音更明亮,結構更簡單。
-
綜合應用:許多高級鋼琴會 混合使用:低音與中音區用弦枕,高音區用壓弦條。
總結來說,兩者並非誰絕對更好,而是各自發揮所長。弦枕強調精準與音色純淨,壓弦條與弦承則提供實用性與高音的明亮度。
湯 先生/ Mr. Tong
英國註冊鋼琴技師 / Registered Piano Technician (MPTA)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