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 跟 放任孩子, 究竟哪種傷害更大?

周杰倫
周杰倫在《魯豫有約》上曾坦言自己小時候是個玩心很大的人,剛開始自己學的並不是鋼琴而是畫畫,但是並未有什麼長進,也沒能堅持住,所以就放棄了,後來才改學的鋼琴。周媽媽是出了名的嚴母,為了讓周杰倫能夠有一技之長,防止他重蹈覆轍放棄鋼琴,週母在周杰倫練鋼琴的時候就拿根棍子站在他身後。週母拿根棍子盯著周杰倫練琴的行為就是典型的家長逼著孩子學習特長的行為,但也正是她的比較嚴厲的教育態度讓周杰倫受益終生。
未成年人尚未具備獨立認知能力,小孩子自控力也很差,需要成人加以善意的引導和監督。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應該用自己較為豐富的人生經驗對孩子進行指導,而逼只是一種比較嚴格的教育手段,對於生性頑劣的一些小孩子,逼甚至是一種很適合的教育手段。如果沒有周母的逼迫,周杰倫會不會像放棄畫畫一樣放棄學鋼琴呢?我覺得肯定會。那麼週母就葬送了周杰倫華語天王的偉大前途,這絕對是音樂領域的巨大損失。
家長在小時候對我們的“逼”也是對無知懵懂的我們的負責。年少的我們玩性很大,不懂堅持,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而家長的逼迫讓我們能夠堅持住自己所熱愛的東西,不讓它在我們紛繁蕪雜的愛好中隨著注意力的分散和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得無影無踪。父母有責任培養我們堅持的能力和專注力,因為專注和堅持是走向成功的必備品質。
很多人認為逼是違背孩子天性的,會讓孩子陷入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的痛苦中。可是,仔細想想,我們大部分人小時候都是不熱愛學習的。我們的厭惡反感真的是針對所學習的內容本身嗎?會不會有一些孩子的反感只是一種形式主義呢?學習畫畫,討厭,學習鋼琴,也討厭,學習什麼東西都是討厭的話,難道孩子就是真的討厭嗎,家長不多逼逼孩子,怎麼能發現孩子到底喜不喜歡這個事情,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呢?家長應該用智慧的眼光去發現孩子可能隱藏的潛在的天賦,然後把他的天賦激發出來。天賦有時候是被逼出來的,有許多作家和編輯是在催稿日才靈感爆發完成文章的,也有許多人的天賦異禀是在後來才被激發出來的。

梁勝傑
天才兒童詩人梁勝傑,6歲就被母親逼著寫詩,梁勝傑天天背,天天練,時間長了就有了靈感,有了熱愛。直到2015年,9歲的梁勝傑作詩200多首,他的一系列作品也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肖海亮
肖海亮是我國著名的跳水運動員,然而他的跳水天賦也是被自己的父親逼出來的。他9歲那年,家人送他去參加跳水的選拔賽,但是他一直不敢往下跳,直到父親把他從十米高的跳台推了下去,因為父親的逼,他越過了自己心裡那道障礙,成就了自己,在運動場上英姿颯爽,為國家爭光。
逼,有時候也是對人性惡劣面的反抗。人天生就有一些弱點,比如,懶惰,自私,懦弱。而孩子人性上會有諸如無知,沒遠見等弱點,相比於成年人,孩子的自控力較差,會更容易服從於自己的天性和弱點。而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有底氣教育孩子的父母能夠掌握兒童的各種心理和弱點,有把握做出利於孩子成長和發展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有時候就是對孩子的“逼”。
《虎媽戰歌》一書曾引起極大轟動,虎媽對自己的兩個女兒有著極為嚴苛的教育方法,其中不乏逼迫。逼著兩個女兒參加校園演出,逼著她們每次考試都得A。虎媽作為耶魯大學的教授,對怎樣教育孩子有著自己的想法和科學的教育方法,遵從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規律。

傅聰
傅聰是享譽國際的著名鋼琴家,而他的父親傅雷最早讓傅聰學習的不是鋼琴而是美術。後來傅雷發現傅聰在聽到音樂之後能夠靜下來,於是毅然決然讓傅聰練琴,傅聰在練琴的時候也沒少挨傅雷的暴打和逼迫。但是,傅雷有逼他的底氣,他知道鋼琴才是適合自己孩子的,所以有底氣逼他,這是為人父母的睿智。
因為父母的“逼”,我們或許會發現自己真正所熱愛的東西,或許會被激發出隱藏的潛能,或許養成堅持和專注的良好品質。等我們長大,驀然回首,發現自己的過去不是一片空白,而是開滿玫瑰的荊棘之路。

 

<網上資料>


延伸閱讀:
孩子學鋼琴,家長千萬別說這些話: http://www.tongtuning.com/wordpress/5380
家長的角色: http://www.tongtuning.com/wordpress/5365
別讓 興趣 成為 害孩子最深的老師: http://www.tongtuning.com/wordpress/5212
學琴有厭倦期很正常, 就看你如何應對: http://www.tongtuning.com/wordpress/5075
學琴路上, 請不要這樣說自己的孩子: http://www.tongtuning.com/wordpress/4808

Leave a Reply